微信扫一扫
8月2日,福建省莆田湄洲岛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营救,一名男孩不慎被海浪卷入海中,情况危急,“90后”瑞金小伙刘吉林发现险情后,果断冲入海中施救,最后成功把孩子救回岸边。近日,瑞金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来到刘吉林家里,看望慰问他的至亲,了解他勇敢救人背后的成长故事。
逆浪救人显担当
8月2日,刘吉林和公司同事一起来到湄洲岛参加团建活动。14时许,刘吉林在湄洲岛峨屿潮音沙滩凉亭休息时,听到旁边的女生说有个小男孩落水了。刘吉林仔细一看,小男孩已经漂浮在海上,小男孩的妈妈在旁边拼命呼喊着向周围人求救,但并没有人去施救。
“当时我距离事发地点一百余米,我想着如果再晚一点这个小男孩就真的没有一点希望了,我不去救就没人去救了。”危急时刻,刘吉林立刻对同事说“我去救!”然后就拼命冲到事发地点,途中快速脱去衣服,并将衣服和随身物品扔给不会游泳的同事,随后一跃而下快速游向小男孩,希望把他尽快拖至岸边施救。
这是刘吉林人生中第一次下海,他并不知道海浪的凶险,在施救过程中,巨浪把刘吉林和小男孩分离,刘吉林又折返回去寻找小男孩,就在刘吉林即将把小男孩拖到岸边的瞬间,一波大浪又把他们分开了。在巨浪的反复冲击下,刘吉林自己也快被拍晕了,在巨浪的推动下,他被推回到了岸边。
幸运的是,此刻救生员已经赶到,刘吉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协助救生员一起将小男孩救起,并用手势指引小男孩的母亲及时按压小男孩的胸部,把海水按压出来。在周围游客的共同努力下,小男孩终于恢复了意识。随后,刘吉林和小男孩被一起送往医院进行检查。经检查,小男孩肺部有少量积液,治疗后于次日出院,刘吉林身体则无大碍,2日傍晚6时左右离开医院返回酒店休息。
“看到视频,我们很担心、很心痛。”回忆起第一次从朋友那里看到儿子救人视频时的场景,父亲刘文生数度哽咽;母亲翁蓝娇依旧泣不成声,眼中满溢心疼。“但是他救人,我们并不意外。”刘文生补充道。在刘文生夫妇心中,刘吉林一直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小伙,“和他爸一个样,热心肠、爱帮助人。”刘吉林的母亲翁蓝娇说道。
家风传承润无声
1996年,刘吉林出生在瑞金市拔英乡。刘吉林有一个姐姐,父母在圩上做生意,卖一些土特产。“我父母都是很随和的人,平时邻里有需要,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搭把手,是个热心肠。”这是父母亲在刘吉林心中的样子。
“我们山区出行不便,我爸只要在路上遇上有需要坐车的人,他每次都会带他们;我在市区上高中期间,我不少同学都是‘蹭’我家的车来回……”父亲刘文生的每一次善举,刘吉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刘吉林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多年的浸润积淀,这颗种子也随着他的成长开花结果。
2016年5月,正在瑞金二中就读的刘吉林和同学前往超市的途中,在向阳北路路段看到一位骑三轮车摔倒的老人,当时老人坐在地上,额头也有血迹,刘吉林见状,迅速上前扶起老人家,并仔细询问老人家是否需要帮助。经确认,老人家意识清醒,并无需帮助后,刘吉林便将随身携带的纸巾递到老人手中,并在老人多次劝说后离开。
2023年3月,上班途中,乘坐扶梯时,刘吉林发现站在他前面的老人颤颤巍巍,当时正在电话对接工作的刘吉林,眼睛一直盯着老人,时刻注意老人的情况。突然老人没站稳身体向后倾倒,刘吉林迅速用另一只没拿手机的手,把老人稳稳地撑住。
2024年1月,出差途中,刘吉林在火车站偶遇两位老人家在车站迷失了方向,刘吉林便带领老人前往售取票机处,帮助他们打印纸质车票,并带他们去检票口。此时,细心的刘吉林发现,他和老人是在同一检票口检票,但不是同一车次,刘吉林便让老人随同自己一起检票,检完票后又将老人带到相应的站台对应的车厢地标线处,并叮嘱老人各项安全事宜后,才安心离开。
这一桩桩暖心事,对于常年奔波在路上的刘吉林而言,就是“搭把手”的小事情。“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很光荣、幸福的事,尽力去帮就对了。”刘吉林说,这是父母亲从小教育他的处世之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情理之中的小事。
红都血脉蕴基因
在瑞金这片苏区精神浸润的红土地上,刘吉林的义举绝非偶然。瑞金作为“共和国的摇篮”,其家风教化始终融汇着双重血脉,既有客家人“耕读传家”的千年古训,更熔铸了革命年代“无私奉献”的红色基因。
“吉林是我们这条街最懂礼貌的小孩子,父母言传身教得好,真的很有教养,和他父母一样热情,见到邻里都会打招呼,有人需要帮忙也会及时伸援手,真的一家人都不错。”邻居郭锦丽是外嫁到大富村的媳妇,夫家和刘吉林家斜对门,与刘吉林一家相识也有十几个年头了。
在郭锦丽和其他乡邻印象中,刘吉林的父母相亲相爱了一辈子,与邻里和睦相处,是村民们羡慕的模范夫妻。每当提到他们,村民们总是啧啧称赞。
“我们为他感到骄傲,他真的很勇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富村党支部书记刘南京,激动的为刘吉林的善举点赞。
救人事件发生后,刘吉林备受关注,在大家一声声关爱和赞赏的言语中,刘吉林倍感温暖。如今的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忙碌地为生活奔跑着。与以往不同的是心境有所不同。“经过这次事情后,我也对生命多了一份敬畏,若再遇到类似的危机事件,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冲在前面的。”刘吉林坚定地说道。
多年来,瑞金市始终将文明培育融入城市血脉,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从红色故事宣讲到身边好人评选,一步步引导着市民将苏区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先后共培育各级道德模范126名(组)、身边好人112名(组)、“新时代好少年”173名。刘吉林的义举绝非偶然,他是无数瑞金人中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土地上,红色基因早已化作“乐于助人”的日常,“无私奉献”已成无需言说的共识。
在红都大地上,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们像一束束光,照亮着文明的前路,也让“共和国摇篮”的精神丰碑在新时代愈发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