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追寻红色根脉
践行初心使命
暑期以来
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纷纷来到瑞金
他们组成暑期社会实践队
深入我市乡村社区与革命旧址
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
为这片红土地注入青春活力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
近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访瑞金乡土·忆烽火长征”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瑞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科技是桥梁,能让红色故事跨越时空,抵达更多青年心间。”在沙洲坝镇,队员们感受着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而在苏区司法、财政等部委旧址内,一件件旧物仿佛诉说着当年苏区干部工作的场景,实践队员深深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变迁。实践队还聚焦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操控无人机、全景相机等设备,对“二苏大”旧址进行720云VR全景拍摄,扫描重构全景地图。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实践队在此录制思政课,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堂。队员们围绕革命先辈相关展品及博物馆主题进行介绍,汲取革命精神养分。在云石山,队员们互相帮助穿过天然溶洞,体会长征之路的艰难险阻,深刻感悟长征精神。
滨州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
近日,滨州医学院“薪火红医”实践队来到瑞金,开展为期五天的红医精神溯源活动。
在中央红色医院旧址,队员们看到简陋的手术台、褪色的药瓶、锈迹斑斑的听诊器,深刻感受到“红色华佗”傅连暲等先辈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把一切献给革命”、守护“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随后,大家参观了红军卫生学校及中革军委总卫生部旧址,泛黄的教材与《红军卫生条例》手稿,印证了革命先辈“边学边战”“建章立制”的智慧与远见。
走进朱坊村卫生室,“红医”后代朱宏群医生放弃县城工作、坚守乡村服务乡亲的故事令队员们动容。朱宏群向他们讲述了祖孙三代的接力奉献:祖父随红军救治伤员,父亲扎根乡村50年,自己追随父辈脚步,继续服务乡亲。
实践队队员还聆听了当地干部和红色讲解员讲述的革命故事,深刻感悟傅连暲放弃优渥生活毅然投身革命的决心,以及瑞金人民倾力支援红军、守护革命火种的忠诚信仰。
五天的瑞金之行,队员们经历了一场精神淬炼。大家纷纷表示,“红医”精神不是抽象词语,它是傅连暲的药箱,是朱宏群的坚守,是“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承诺……今后要以“红医”先辈为榜样,练就过硬本领,续写医疗卫生事业新篇章。
赣南医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近日,赣南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红医薪火·急救先锋”实践队在瑞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红色教育相结合,践行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
在沙洲坝镇沙洲坝村,实践队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捐赠了20份急救包和百余份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手册,同时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健康科普宣讲,为基层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急救健康“套餐”。
实践队队员来到沙洲坝村村史馆参观展陈。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实物,生动再现了当年“柴米油盐皆战线,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历史图景。
随后,实践队队员一同来到红井景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家品尝清冽甘甜的红井水,深刻感悟“饮水思源”的革命情怀。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队员们驻足凝视简朴的陈设,深刻体会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心系群众的崇高精神。
在这场跨越医疗、历史与思想的多维实践中,队员们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践能力,还为乡村振兴播撒下健康与知识的种子。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近日,长安大学“红韵领航拓坦途、交通赋能振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瑞金,走进红井革命旧址群、“二苏大”旧址、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聆听革命故事,夯实信仰根基。
当天上午,实践队来到红井革命旧址群,队员们拿起水杯,品尝红井清冽甘甜的井水。之后,队员们来到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人民委员部旧址等处,浏览珍贵文物和复原情景,让大家对苏维埃政权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有了进一步认识。
接着,实践队来到“二苏大”旧址参观。在这座八角帽造型的礼堂里,主席台上重现的会议场景和陈列的史料,生动展现了当年大会召开的场景,见证了工农兵代表共商国是、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初心。从“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标语中,实践队员读懂了苏区干部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作风,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以及革命先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
志愿服务添彩,传承红色精神。实践不止于“看”与“听”,更在于传承。在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时,队员们分工协作,有的协助工作人员维护秩序,为游客指引路线;有的参与清洁景区环境,擦拭展陈;有的为游客讲述红井、“二苏大”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
追溯红色记忆,叩响历史之门。实践队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感受厚重的苏区历史。陈列的珍贵文物、详实史料,生动再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艰辛历程。
汲取力量再出发,青春与使命同行。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此次社会实践的收获融入学习生活,传承苏区精神,以青春之我践行使命,在新时代续写“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篇章,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熠熠生辉。
欢迎更多学子
来瑞金开展社会实践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