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瑞金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转载
1003于 2023/08/22 19:45:4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作者:瑞金网
19560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赣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乡村建设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当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抓手和突破口,特别是今年以来,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村集体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产业基础好的村,聚焦完善乡村水、电、路、网、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贸市场、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停车位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101个和美乡村建设点,积极推进产村融合,推动和美乡村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组团发展,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美丽经济有效转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示范效应初步展现,并探索总结出以“整、建、管”为主要内容的和美乡村建设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叶坪镇朱坊村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

▲谢坊镇乐村村村庄环境整体改善
我市大力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空心房”整治,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一域美”转变。强化舆论宣传,发挥示范引领。制定了《瑞金市农村危旧土坯房“空心房”整治工作方案》,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方式,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的带头作用,主动拆除自家的“空心房”,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干部率先带头、乡贤主动助力、党员自觉行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氛围。强化工作举措,确保整治成效。首先对全市危旧土坯房“空心房”进行全面摸排,准确掌握信息,建立台账。其次是精确复核,已经签订整治协议的,由镇村干部到现场测量,根据占地面积计算拆除的房屋面积,并进行公示。最后是合理利用,对整片拆除的区域,通过整体规划,或用于发展产业、或用于兴建便民设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强化综合执法,严守政策底线。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的政策规定,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和乡镇做到信息共享,政策互通,各乡镇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对违规建房现象进行查处,确保将村庄规划落到实处。
▲拆“三房”建“三园”升颜值
“产业优、百姓富、环境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我市紧扣三大要素,推动乡村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村中整洁庭院建设
强化产业支撑,提振村级经济。我市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干部报酬发放、乡镇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挂钩,加强工作激励,激发乡村两级抓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村级组织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围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实行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市场网络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业,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叶坪镇朱坊村美丽活力乡村+乡宿

▲谢坊镇乐村村美丽活力乡村休闲游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活力乡村休闲游——农家乐
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村庄面貌。我市以完善水、电、路、网、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为核心,对和美乡村建设点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高起点规划建设,目前已完成投入约1.4亿元,新建或修复破损道路55公里,打通断头路24条,建设生产道路38.4公里,铺设村庄道路雨污管网164.2公里,新改建农村户厕294户。

▲村中卫生公厕

▲村中卫生户厕
强化公共配套,提高幸福指数。我市统筹相关部门力量,一体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完善210个村级卫生服务室和333个村级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级医护人员培训640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科学布局乡村教学网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通过新建集中供水、增加水源、管网延伸等方式,保障农村饮水需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88.06%。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目前全市农村电网已基本全面改造升级到位。加强259个村级农家书屋管理,配备藏书约76.7万册,满足村民阅读需求。实施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4个多功能运动场和2个农民全民健身体育工程,满足村民休闲健身需求,城乡一体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我市坚持将村庄长效管护作为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强化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基调。我市坚持以“多规合一”为准绳,对乡村功能区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进行统一谋划,为乡村发展确定基调,要求乡村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规划执行,同时大力加强群众建房风貌管控,根据村庄规划及原有风貌推荐新建房屋户型,确保风格统一有序。强化主体意识,厘清建管责任。我市明确乡镇政府是项目建设的业主单位,村级组织是项目管护的责任人。项目竣工后乡镇及时将产权、使用权、管护权移交村级组织。乡村通过户主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公共设施的公益性和全民性、做好公共设施管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挥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改变群众只用不管的落后观念,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探索建立农村管护公共基础设施公益性岗位,强化管护主体意识,改变村民在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强化环境管护,建设宜居家园。用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引导全体村民作为环境卫生的监督者,促进村庄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严格落实“五定包干”和“门前三包”制度,特别是对圩镇和农贸市场的商户,出店经营、门前摆放杂物、私搭简易板房雨棚等现象全面整治到位;大力开展“文明户”“清洁家庭”等卫生评比活动,大张旗鼓宣传典型,定期不定期曝光一批破坏人居环境的人和事,以荣辱感促进群众自发维护环境卫生,逐渐形成村庄环境“齐抓”“共管”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