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夏秋之交,毒蛇活动频繁,田间地头潜藏危机。我市一位七旬农妇与一名七岁男童分别遭遇眼镜蛇和竹叶青蛇的袭击,生命危在旦夕。面对眼镜蛇与竹叶青蛇的凶猛毒性,我院多学科团队展开两场惊心动魄的“护肢”攻坚战,以精准的医疗决策与温暖的人文关怀,守护患者安康。
七旬农妇左足遭眼镜蛇咬伤
急诊团队攻坚保住行走希望
8月13日,九堡镇七旬农妇钟奶奶在田间劳作时,不幸被毒蛇咬伤左足,当即出现剧烈疼痛、肿胀迅速蔓延等症状,由家属紧急送至我院急诊科。接诊后,急诊科医疗团队立即为其注射抗蛇毒血清,并实施局部切开减压处理。然而,夏秋季的蛇毒毒性凶猛,病情的进展远超预期。仅仅24小时后,令人担忧的情况出现了:肿胀已蔓延至踝关节以上,左足局部皮肤更是显现出骇人的紫黑色,出现了坏死迹象。
面对急转直下的病情,医疗团队果断决策,追加注射了2支抗眼镜蛇毒血清,并启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外敷经典的季德胜蛇药片,急诊外科团队则进行充分的切开引流,多管齐下,全力围剿毒素。
但蛇毒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尽管全力救治,毒素仍对软组织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伤后第4天,更严峻的挑战到来:毒素损伤动脉导致血供中断,钟奶奶的足背及小腿远端出现了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坏死。
在患者病情稳定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治疗的重担交到了急诊外科团队手中。此时,手术的首要目标极为明确:尽全力让钟奶奶的足趾“活”下来,最大限度地保留她的行走功能。医生们小心翼翼地清除坏死组织,眼前的景象印证了之前的判断:胫前动脉已栓塞,足趾伸肌腱、𧿹长伸肌腱清晰外露,且部分已然坏死。
希望在于坚持。在随后的日子里,医疗团队为钟奶奶进行了多次清创联合VSD负压吸引技术的治疗,如同为创口进行一场精密的“大扫除”并创造最佳愈合环境。终于,创面焕发出新生机,为最终的修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9月9日,治疗团队迎来关键一役。由李道椿医师主刀,为钟奶奶施行了“左下肢取皮植皮术”。两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如同为受损的肢体穿上崭新的“生命外衣”。一周后,当敷料打开,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植皮区域全部存活! 这意味着钟奶奶的左下肢真正“重获新生”。
植皮术后
经过40余天的精心治疗与康复,9月23日,钟奶奶带着满意的笑容,步履平稳地走出了医院大门。她的行走功能恢复良好,能够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家属由衷赞叹:“瑞金的医生,真是蛮厉害!”
七龄童前臂遭竹叶青连袭
多学科协作化解险情
9月14日正午,一阵急促的哭声打破了我院急诊科的平静。一位老人携满臂青紫、肿胀如棍的七岁孙儿紧急求医。原来,当日上午9时许,男孩小轩(化名)在农田帮做农活时,突遭一条青皮毒蛇连续两次扑咬左前臂。短短三小时,伤肢已肿胀如铁棍般硬邦邦,疼痛难忍。奶奶携孙赶到医院时,情绪几近崩溃。
急诊内、外科医师迅速协同接诊。查体可见左前臂清晰分布4个毒蛇牙痕,局部皮肤发黑变紫,触之张力极高,轻微按压即引发患儿剧烈哭喊。结合受伤环境、季节与症状,医疗团队迅速判断为竹叶青蛇咬伤。
“竹叶青蛇毒属血液循环毒素,可破坏红细胞与凝血机制,导致组织坏死甚至休克,必须争分夺秒阻断毒性蔓延。”治疗团队当机立断,启动蛇伤急救方案:静脉滴注抗五步蛇毒血清4000U、抗蝮蛇毒血清6000U双联中和毒素;同时针对患肢严重肿胀、骨筋膜室内高压,实施小范围切开引流术,以乳酸依沙吖啶溶液覆盖引流,纱块保护创面,并局部注射胰蛋白酶封闭毒素活性。
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注意到患儿父母远在外地,奶奶情绪焦虑,一边精准施治,一边主动沟通病情,告知家属我院与上级医院有顺畅的交流渠道等联动保障机制,缓解家属忧虑。
经六天系统治疗与密切监护,小轩左臂肿胀逐渐消退,血运恢复良好,未出现组织坏死等严重后遗症。9月20日,孩子带着康复的笑容平安出院,奶奶连声感谢:“谢谢医生护士,救了我家娃娃的手臂!”
两起案例虽患者年龄、毒蛇种类迥异,但均体现我院对急危重症蛇伤的快速响应与多学科协作优势。从抗蛇毒血清的精准应用、VSD负压吸引技术的精细化操作,到个体化清创与植皮修复,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对生命的敬畏。医疗团队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更注重功能保留与心理支持,让救治不仅延续生命,更守护生活质量。这两场技术与仁心并重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在急危重症蛇伤救治及创面修复方面的综合实力与人文关怀。
夏秋季蛇伤高发,专家提醒户外活动需加强防护。瑞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现已建成“毒蛇咬伤急救”的一体化专科团队,曾有多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诊疗、急诊内外科联动、EICU进行重症生命支持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患者毒蛇咬伤后所有危急情况和各种并发症,避免患者转科诊疗的繁琐流程,减少患者辗转之苦,让蛇伤患者一步到位得到快速救治。从2021年起到现在,已经抢救166例严重毒蛇咬伤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一例毒蛇咬伤患者死亡。包括一例来院数分钟内即出现呼吸骤停、多脏器衰竭的眼镜王蛇咬伤的患者,都成功获救。瑞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是赣州市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毒蛇咬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依托瑞金市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建立,已在本市级周边初步建立起县级医疗单位毒蛇咬伤防治网络,未来将继续深化防治平台建设,通过优势资源下沉、疑难病例上转,建立高效、便捷的协作平台,服务人民群众。
被蛇咬伤不用慌,科学急救是良方
根据《中国蛇伤救治指南》,抗蛇毒血清是毒蛇咬伤的基础性治疗药物,也是对抗蛇毒唯一安全有效的药物。越早使用抗蛇毒血清,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越小,预后越佳。
不少市民担心,万一被毒蛇咬伤,去哪里找血清?我国现有的抗蛇毒血清一共4种,分别是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和抗眼镜蛇毒血清,基本能覆盖国内大部分种类的蛇毒。以上四种抗蛇毒血清,我院均有储备。
对各种毒蛇的咬伤,我院急诊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仅去年就成功救治几十名毒蛇咬伤的患者。如您身边亲朋好友,突然遇到被蛇咬伤的情况,欢迎来电咨询,急诊科24小时在线电话:0797-2517005。
每年夏季,毒蛇咬伤事件频发,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28万例毒蛇咬伤事件,被毒蛇咬伤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面对这一突发危险,掌握科学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一、毒蛇咬伤,先学会识别
1.常见的“危险分子”
眼镜蛇:头部呈椭圆形,颈部可膨扁呈“兜帽状”,颈背常有眼镜状斑纹 。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咬伤后无痛至中度疼痛、感觉异常和局部肿胀,但无水泡或坏死。
银环蛇: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咬伤多见,多活动于晚上。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蝮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分布全国各地,白天晚上都有活动。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咬伤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吻蝮(五步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像叼个烟头) 凶狠,主动袭击。咬伤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白唇竹叶青:通身绿色为主,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状相对较轻,请及时就医。
2.如何判断是否中毒?
看牙痕:毒蛇咬痕通常有1~2对明显的“大牙印”,无毒蛇则是细密的小牙痕。
看症状:被咬后若迅速肿胀、头晕呕吐、呼吸困难,大概率是中毒。
二、急救黄金法则:5做,5禁
1.保命5步:
冷静别慌:心跳加速会加快毒素扩散。
赶紧远离:避免被二次攻击,然后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
固定伤肢:用树枝或衣服固定,保持伤口低于心脏。
摘掉首饰:防止患处肿胀勒伤肢体。
立即呼救:拨打120,直奔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
2.5大禁忌:
禁 切开伤口(加重出血或感染)!
禁 用嘴吸毒(害人害己)!
禁 冰敷或火烧(加速坏死)!
禁 喝酒咖啡(加快毒素吸收)!
禁 自行对患肢做任何捆绑(加速局部组织损伤)!
三、抗蛇毒血清:唯一的“解药”
1.为什么必须用血清?
血清能中和毒素,是救命的核心!
2.用药原则:快、准、足
黄金1小时:咬伤后1~2小时用药效果最佳,拖久了可能器官损伤不可逆。
剂量不减少:孩子血少,毒素浓度更高,用量和成人一样!
症状加重就加药:若6小时后没好转,需追加血清。
3.过敏风险需警惕
用药前必须皮试,若情况危急,在医生监护下用药,同时备好肾上腺素应急。
四、医院治疗:防后遗症的关键
1.伤口处理:清理坏死组织,但绝不乱切伤口。
2.对症支持:
出现凝血障碍:输血浆(先打足血清);
出现呼吸麻痹:上呼吸机;
3.打破伤风针:与注入血清的时间间隔1小时以上。
五、防蛇咬:记住这几点
1.户外活动:穿长裤、高帮鞋,不徒手翻石头!
2.蛇类活跃期(4~10月):夜间少去草丛,用手电照明。
3.遇到蛇:别挑衅!慢慢后退2米。
4.家里防蛇:清理院内杂草,整理家中杂物,堵住墙缝和排水沟。
最后,毒蛇咬伤=与死神赛跑,牢记八字诀:冷静、制动、送医、抗毒!转发给家人朋友,多一人知道,少一场悲剧!
注:统计截至2025年6月10日,以各医院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