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艺术家在瑞金采风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瑞金信息 / 要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艺术家在瑞金采风

转载 10032025/04/02 14:39: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和美九堡 作者:瑞金网运营中心 777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3月20日,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与南京艺海潮书画院书画艺术家们,在院长方军、副院长苏尔、秘书长杨孝祥、艺委会主任张淑兰以及外联部主任陶仁新的带领下,来到了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风情的九堡进行采风活动。


抵达九堡后,镇长袁魁、宣传委员陈芳热情接待了艺术家们,并陪同他们开启了此次的文化探寻之旅。一行人首先来到了铜钵山毛主席旧居。旧居内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艺术家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参观着每一处陈设,不时驻足观这些革命文物,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局部执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决策与准备等情况。这些珍贵的史料,让艺术家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伟大精神,也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力量。


随后,众人来到了铜钵山书院。这座书院由当年王阳明开创,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山水风光相互映衬,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方军院长被书院的氛围所感染,诗兴大发,当即挥毫泼墨,为铜钵山书院题写匾额。他的书法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飘逸,将对书院的美好祝愿与期许融入到每一个字中。同时,他还写下了几篇诗文,以表达自己对九堡文化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身临书院墨飘香,心学遗风映讲堂。

古韵今情凝一字,锋藏诗意月留芳。

微信图片_20250402091950.jpg


在参观完铜钵山毛主席旧居和铜钵山书院后,艺术家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铜钵山中央苏区游击战争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庄严肃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神圣。艺术家们在碑前默默伫立,向革命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深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次瞻仰活动,让艺术家们更加坚定了用艺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微信图片_20250402092006.jpg


采风途中,九堡的自然风光同样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色的田野里,油菜花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金黄灿烂;锦绣般的田园在暮色中渐渐变得苍茫,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卷。竹舍旁,袅袅炊烟升起,仿佛带着人们穿越回了旧时光;橙园里,绿树成荫,枝叶摇曳间,似乎能看到丰收时的热闹景象。远处的铜钵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壮观。方军院长再次有感而发,创作了《九堡春行》一诗:

金畦沐日菜花黄,锦绣田园暮色苍。

竹舍浮烟藏旧巷,橙园绿影绕横塘。

茶歌婉转风香露,铜钵遥天月霁乡。

九堡春游佳景盛,红都熠熠步康庄。


此外,方军院长第一次见到铜钵山特有的方竹时,也忍不住作诗一首:“春临铜钵百花香,风堕云中映彩光。急步山间方竹觅,泉声荡翠韵悠扬。”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铜钵山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山间寻觅方竹时的愉悦心情。

微信图片_20250402092025.jpg


此次九堡采风活动,不仅让艺术家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也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他们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室后,将以此次采风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为基础,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用笔墨丹青展现九堡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九堡、爱上九堡。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