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日,位于共和国摇篮旅游区叶坪景区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展陈提升工程竣工。历经岁月洗礼,这座孕育了人民共和国工运事业的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以全新面貌迎接全国干部职工的参观学习。
瑞金是新中国工会组织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下开展全国工人运动的最高领导机关,是新中国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雏形和根源。苏区时期,刘少奇、陈云等工运先驱曾在此运筹帷幄。1933年,全国总工会机关从上海迁至瑞金,与原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成立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该机构作为党在苏区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最高机关,下辖5大产业工会和5个省级职工联合会,会员一度超过22.9万人,意味着95%的苏区工人被组织起来。毛主席在“二苏大”上强调:工会是苏维埃政权的柱石,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堡垒,是广大工人群众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伟大劳模精神在这里发端。1933年,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发起大规模的劳动竞赛。当年5月,毛泽东代表苏维埃中央政府,将“春耕模范”奖旗授予瑞金武阳区和石水乡,由此开创了以国家名义表彰劳动模范的先河。记者了解到,展馆将重点呈现包括“春耕模范”奖旗等在内的珍贵文物,生动诠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初始内涵。
新中国工运机构雏形这里孕育。苏区创造了工运史上诸多“第一”: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保障工人权益的首部法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首度为失业工人发放社会保险金;首创由政府、工会、资方参与的“劳动合同三方协商制”;在国营工厂建立工人参与管理的“三人团”制度。这些实践为新中国工会建设奠定了机构、制度与治理雏形。
工运先辈的文韬武略在这里展现。苏区工会组织工人积极参与政权建设。工人代表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中的比例,从1931年“一苏大”的12.5%跃升至1934年“二苏大”的28%。工会动员工人参军参战,中央苏区新扩大的红军中工人占比达30%,更组建了1.26万人的“红军工人师”(中央警卫师),为革命战争提供了重要力量。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陈提升工程重点聚焦苏区工运的辉煌历程与开创性贡献,不仅梳理了清晰的历史脉络,更注重“科技感”与感染力。设计以时间为主轴,串联重大事件与人物,运用艺术装置、多媒体投影、场景复原等现代展陈手段,让文物说话,使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一幅鲜艳的“春耕模范”奖旗、一张记载兵工厂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竞赛成绩单、一份为失业工人发放保险金的批文,都将成为讲述红色工运故事的鲜活载体。
“每次来瑞金,总有新的感悟,苏区工运史常学常新。”全国劳模颜琴的心声引起众多参观者的共鸣。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自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众多来自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参观团队。这座古朴的客家建筑,已成为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学习、回顾工运历史的“大学校”。
苏区工运事业的探索和实践,是百年中国工运辉煌历程的璀璨篇章。“传承苏区工运薪火,是对先辈最高的敬意。”瑞金市总工会一级主任科员谢斌表示,近年来,市总工会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技能提升新阵地;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探索维权服务新模式;大力弘扬“三种”精神,激发职工建功立业新动能。《深化三个机制促劳资关系和谐稳定》《赋能“甜蜜事业”打造“工会红娘”品牌做优职工婚恋服务》等多项创新实践入选省级案例,服务职工精准有效,助力发展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