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为牟取暴利
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服饰
仍在网店大肆销售
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侵犯商家知识产权
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案情回顾
2021年1月26日,李某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在A平台注册了网店。随后联系了某服饰供应商,进购含有某品牌商标标识的服饰,在A平台的网店发布商品链接并对外销售。经统计,李某对外销售了6款含有某品牌商标标识的服饰,共计326921元,非法获利32692元。现场扣押未销售服饰116件,价值16464元。

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公安机关退缴违法所得65000元,并与商标权人成都某公司达成赔偿和解协议,赔偿该公司经济损失32万。
处理结果

经瑞金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被告人李某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服饰,仍对外销售,销售金额共计326921元,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退缴违法所得,可依法对其从宽处罚。李某协助公安机关抓捕其他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属一般立功,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经瑞金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瑞金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李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缓刑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5000元。被告人李某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32692元,予以没收,由原收缴单位上缴国库。


知识产权是激励社会创新活力的基石,是维护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保障。商标作为知识产权中与消费者联系最紧密的一环,不仅体现企业品牌价值,也是消费者识别产品品质、建立消费信任的载体。冒用他人注册商标,不仅侵犯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更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检察官在此提醒,知识产权保护关乎创新发展、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任何试图通过制假售假牟取暴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作为生产经营者,唯有尊重知识产权、坚守合法经营底线,才能在市场中行稳致远。消费者对于价格远低于正常市场价的商品要保持高度警惕,若不慎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报警,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产品我出,照片我给,单子我填
脐橙我摘,包装我来,快递我寄
一件代发,顺丰京东,全国包邮
你只需躺在床上发朋友圈、微信群…
就能接单“躺赚”钱啦!
机会难得!
☎联系电话: 18107976666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添加微信
错过机会再等一年
“躺赚”的快乐必须牢牢把握住
心动不如行动
名额有限,赶快申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