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全体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瑞金市思源实验学校结合《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全面落实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加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关怀和陪伴指导,切实提高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自全员导师制工作开展以来,瑞金思源涌现出一批有大爱、有智慧、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最美教师”。
2025年四月份给大家介绍的“最美教师”是小学部刘雅娟老师、九年级刘润华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的导师故事分享吧。
九年级英语教师,她说“
教育是向美而行的旅程”。
教育是向美而行的旅程,刘润华老师是其中温暖的引路人。
清晨,她笑容灿烂,轻声问候,用亲和力开启学生美好的一天。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疑惑,她目光温和,耐心讲解,从不厌烦,以清晰思路和生动语言传递知识。课后,她似知心好友。学生带着学习难题或生活烦恼而来,她微微颔首,专注倾听,眼神满是关切。随后轻声细语给出建议,用温柔话语驱散学生心头阴霾。察觉到学生情绪波动,她会及时陪伴,耐心开导。必要时,她不辞辛劳家访,与家长亲切交流,共同为学生成长助力。刘润华老师用耐心与亲和力,化作阳光雨露,滋润学生成长,在教育天地间,勾勒出动人的育人风景。
在刘老师的班级里,小晨(化名)总是显得有些沉默寡言。这个生长在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跟着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生活,缺乏家人的关心与陪伴,在成长的道路上孤独前行。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刘老师发现小晨在课堂上总是不自觉地揉搓双手,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痛苦。下课后,她把小晨叫到身前,这才发现他的双手因骑自行车上学被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刘老师心疼不已,第二天就带来了护手霜和一副厚实的手套。她轻轻拉过小晨的手,一边涂抹护手霜,一边叮嘱:“以后一定要保护好双手,别让它们再受伤了。”小晨看着手中崭新的手套,心里暖烘烘的。从那以后,刘老师经常找小晨谈心。课间时,她会和小晨聊聊最近读的英语文章,分享有趣的故事;放学后,也会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询问是否按时吃饭、有没有好好休息。刘老师还时常提醒小晨查缺补漏,把自己的弱势学科提起来,帮助他在交流中找回自信。在刘老师的悉心关怀下,小晨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课堂上开始主动发言,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份温暖,不仅呵护了小晨冻裂的双手,更温暖了他孤独的心灵,成为他成长道路上最珍贵的礼物。
小学部语文教师,班主任。她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爱浇灌”。
每一个生命都有权利享受阳光,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爱浇灌。如果他们是花,当然不会同时开放,但他们迟早会迎来自己的花期。
刘雅娟老师深知,作为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留心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多关心关爱学生,用最初的心, 走最远的路。她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刘老师在平时特别留心观察、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脾性,并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尽可能多的进步。
刘老师班上有一个“小淘气”,聪明机灵,可在40分钟的课堂,他大概只有10来分钟的专注,不是发呆,就是玩文具,或是把手放抽屉里做小动作……尤其是他的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刚开始接触他时,刘老师也很头疼,偶尔也会对他严厉的批评,但是效果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延时课上他写作业时,刘老师正好看着他,他突然问:“老师,这题怎么做?” 刘老师走过去慢慢引导,他一下子就领悟并很快完成。刘老师当即就夸他:“你真聪明啊,一听就懂,真棒!”受到老师的表扬,他有些意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再后来,刘老师要是发作业或者布置任务,他的手一定举得高高的,给他的任务也完成得很好。刘老师就安排他成为了自己的特别助手,由他负责检查卫生、检查眼保健操等事情,让他感受到了自己在班上很重要。利用这样的机会,刘老师得以更好地观察他、欣赏他、肯定他,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上课的专注力慢慢提高,各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时光有温度,不负山与海。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刘老师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他们终会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结语
每一位导师都是一束明亮的光芒,指引着思源学子探索求知的方向。在思源校园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老师们以匠心为笔、以热忱为墨,为青春的画卷勾勒出绚烂轮廓。愿全体思源人继续并肩同行,持续播撒知识与梦想,传递爱心与希望,为培育更多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