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丁陂好似按下“美颜键”
一次次刷新乡村“颜值”
↓↓↓
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点缀在村道旁的感恩亭古朴别致,农家院落几株挂果的枣树摇曳生姿……仲夏时节,记者来到我市偏远山乡丁陂乡,发现以前鸡鸭鹅满地乱跑、猪牛粪臭气熏天、垃圾污水乱倒乱泼的现象不见了,许多村庄整洁干净且富有文化内涵,令人刮目相看。
整洁有序的村庄
近年来,丁陂乡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让干群动起来、垃圾收起来、环境靓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宜人的村居环境
齐心协力,紧密织网
以主干道为经,通组道为纬。将全乡主干道划分为18个路段,乡班子成员、各村支部书记认领1个路段为路段长;以就近相邻的自然村庄为基础,将全乡划分为28个网格,由第一书记、常驻队员、结对的乡干部担任网格长。实行路段长、网格长负责制,牵头组织动员区域内保洁员、小组长、广大群众等力量,各尽所能地为环境整治作贡献。同时,负责核准责任网格保洁员工资。水溪村地基坑小组保洁员陈长庚说:“我这个小组比较偏远,以前无论是保洁公司,还是乡村干部对我的工作都较少过问。现在乡长是我这里的网格长,还有驻组村干部是副网格长,他们每次来走访贫困户,或者有其他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了必查内容。环境卫生一天也不能松懈!”
丁陂乡组织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整治后的村庄环境明显改善
同心发力,杜绝漏网
“爱环境、讲卫生;见垃圾、随手拾;家中物、摆整齐;不私搭、不乱建;爱花草、美家园……”这是丁陂村退休老师陈先辉创编的环境整治“三字经”(快板)。通过小组会、户主会等,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创作快板节目等,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切实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在网格内的保洁员外,组建由“五老”组成的环境整治监督员,督促村民搞好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的卫生和物品摆放。同时,结合“赣南新妇女运动”,采取对标自查、评星定级、设立“环境整治红黑榜”等多种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群众整治环境、美化家园的内生动力。山潭村坎背小组张凤秀说:“现在,监督员经常提醒、妇女代表定期评分,室内都公开透明了,想藏都藏不住,偷懒也没机会!”
村道干净整洁、水沟清澈见底
整治后的菜园
整治后的家禽圈
凝心聚力,严防破网
实行双向考核机制
● 一方面,各路段长、网格长对履职不到位的保洁员,拍照固定证据后,扣除相应的工资。支部书记根据网格长认定,在每月工资发放表上签字确认;
● 另一方面,乡整治办、保洁公司对各村支部书记签字确认保洁员工资发放表进行复核。复核时,发现应扣未扣的,据实扣除相应工资,复核工资在支部书记签字确认的基础上“只减不增”。
建立督查检查机制
● 乡整治办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每月至少进行1次对保洁公司清运和保洁员的全面督查。督查结果与保洁公司经费和保洁员工资挂钩。
干净顺畅的村道
凝聚一条心
鼓足一股劲
乡村环境整治再加速
丁陂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