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卷首语
为进一步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浓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弘扬正能量,瑞金教科体微信公众号特推出“退役军人风采”栏目,展示我市教科体系统退役军人牢记“军人”身份,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亮丽风采。
援疆:克服无数困难
2018年,黄诚老师成为江西省首批165名援疆支教教师之一,2020年又被选为江西省第二批230名援疆支教教师成员,在新疆阿克陶县共支教三年。
阿克陶地处西部边陲,气候干燥、冬天严寒、地震频发、风沙漫天。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一年就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180多次。冬天零下20左右度的严寒天气,一出门就冷飕飕的,穿再多衣服在身上总觉得还是冷。空气干燥常年出鼻血,风沙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很多援疆教师因为水土不服等经常生病,有的一病要数月以上才能完全康复。除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援疆教师还要忍受远离亲人的煎熬,尤其是夜深人静或者过传统节日时,更是更加思念远方父母和家人,而这种孤单、寂寞的生活,只有去那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和感同身受。距离家乡5000多公里,中途想回家是不可能的,纪律也是不允许的。
种种困难都摆在援疆人的面前,黄诚老师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努力实现当初许下的诺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绝不退缩,绝不当逃兵,圆满完成支教任务。
支教:边疆播撒希望
在黄诚老师支教的雪松中学,学生国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课文内容理解不了。面对这种情况,黄诚老师更加认真、仔细、扎实备课,上课时从学生基础知识抓起,讲到重点要理解和背诵的地方就特别强调第几页第几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作业全批全改,哪怕错一个字也要给予订正;每天早饭后总是第一个到重点班上坐在最后一排等着学生来问作业或单独辅导。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9年冬全自治区七年级期末考试时,黄诚老师支教的班取得了雪松中学历史单科第一、二名的好成绩,在全自治区分别位列第36和108名,为江西支教团队赢得了荣誉。
三年来,黄诚老师共送教下乡5次,举行历史教师讲座4次,校内公开课10次,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如师徒结对帮扶工作、同课异构、思政课等,承担了说课评委、录像课论文评委、期中期末考试出试卷、中考阅卷等工作,平时热心投入三进两联一交友、学习大讨论等工作,均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肯定。在2020年中考阅卷时得了急性肠炎,上吐下泻、吃药没用情况下,阅卷组长让其先休息,但他仍然坚持到全部改完后在晚上才肯去医院治疗。
三年来,他分别获得了江西援疆教师组党总支和阿克陶县教育局授予的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学员、优秀工作者、教学能手、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爱心:奉献永无止境
到2021年7月,他已参加无偿献血20个年头,从最初的每次200毫升到现在每次400毫升,共累计无偿献血5400毫升,分别获得了国家和江西省的无偿献血奉献铜奖、瑞金市教科体系统多年的无偿献血先进个人。不仅自己每年参与义务无偿献血,还带动身边亲朋好友6名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爱心团队,他们也成了每年一次的义务无偿献血生力军。2020年冬阿克陶县突然爆发新冠肺炎,有无症状感染者,支教工作只得按下了暂停键,江西支教老师也被居家隔离。期间,他主动承担了江西支教教师住宿点几十位教师的一日三次测量体温的工作,负责一日两次84消毒液消杀和公共区域一日三次的通风消毒、分发物资等工作。曾经有人提出安排轮值,让大家承担一点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笑笑说:能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荣幸,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当活动筋骨罢了。
黄诚老师发扬部队不怕苦不怕累、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优良作风,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永葆着革命军人的青春与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