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我市新冠疫苗接种以来
8月31日晚上,市体育馆方舱式接种点原本是9点下班,却因为一个接种的群众,硬是将下班时间往后推了近一个小时。当天晚上,市综合检测中心副主任钟林与妻子郑萍萍接送黄柏鲍坊村民邓正通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义务加班,直到邓正通离开接种点才下班。
市体育馆方舱式接种点延后下班,为邓正通接种疫苗
据钟林介绍,当天晚上8时07分,他与妻子正在家里带小孩,突然接到朋友张海芳的电话,张海芳称,她有一个朋友的父亲,今年60出头,此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经过治疗出院后在家休息,至今已有1个多月,由于担心不能接种疫苗,至今还没有接种。当时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钟林一听,心想:如果可以接种就要尽量早点去,可是当时已经8点多了,还要往返于城区和鲍坊村之间,等他们赶到接种点时可能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于是,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市卫健委主任朱智逵的手机号码,说明清楚情况后,朱智逵答应可以为老人接种延迟下班时间。朱智逵马上联系方舱式接种点的负责人,要求进行延时服务。
紧接着,钟林赶紧叫上妻子,开车赶往邓正通家里。路上,他们还去接了张海芳的朋友, 由她带路去其父亲邓正通家里。
在邓正通家里,经过简单交流,把他带上,直奔方舱式接种点。9时10分,他们到达方舱式接种点。稍微休息后,医生对其身体进行了综合诊断,认为可以接种。9时20分,邓正通开始接种。
邓正通接种疫苗后在留观区观察
接种后,按照流程,需要进行30分钟的观察。30分钟的观察过程中,邓正通没有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应,经过医生同意后,离开了接种现场。这时,方舱式接种点工作人员才下班。
接种完毕,钟林、郑萍萍夫妻俩又开车将老人送回家。等他们再次从鲍坊返回城区的家里时,已是深夜11点多了,两个孩子都已经入睡。此时,他们觉得对不起孩子,本来工作就忙的他们,好不容易利用休息时间陪陪小孩,结果又出门了。但是,他们的心里又很踏实,因为自己是在为疫情防控、为疫苗接种出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手记